男女行為喜好的不同,過去大家總以是從小父母給予的教育造成,學者昨
天在內分泌醫學會上指出,男性及女性有不同的腦部結構,胎兒時期的雄性素
分泌將造成腦部結構不同的發育,影響未來的性別取向及行為,例如同性戀或
喜好差異;而母親在懷孕期間遭到過大壓力或服用藥物,也將影響胎兒雄性素
的分泌。

  美國曾有一名小男嬰,在出生不久時因割包皮感染,擴及整個陰莖而全部
切除,父母決定要求醫生為小男嬰做人工陰道,並把小男嬰當女兒養大,沒想
到長大後的這名「女子」,因性別及喜好上仍較為認同男性,最後做了變性手
術回到男性,並且結婚、領養小孩。

  這個例子證明男女行為喜好的差異,先天的生理結構比後天的教育更重要
。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蔡元奮指出,從小給女孩子買洋娃娃、給男孩子買
玩具槍等及教育方式的不同,對孩子往後的行為差異的確會有影響,但實際上
腦部結構的不同,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台大醫學院以老鼠為實驗對象,對懷孕中的母鼠施以壓力,造成其腹中胎
鼠雄性素分泌減少,雄性化不足,結果出生的雄性小老鼠成長後,百分之七十
會有雌性鼠行為,不會如正常雄鼠般受到雌鼠的吸引,反而受到雄鼠的吸引較
大。

  蔡元奮指出,英國統計二次大戰倫敦受飛機轟炸期間,正常懷孕中婦女所
生的孩子,其成長後出現性別行為異常者,例如同性戀或性行為異常的比率相
當高。他表示,人類受到雄性素的影響是在母體懷孕中期開始,到出生時已完
全決定,在此一時期內,母親受到過大的壓力、服用安非他命等藥物等,都會
影響雄性素分泌,造成未來孩子成長後的性別行為差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茱莉安娜 的頭像
    茱莉安娜

    茱莉安娜的秘密花園

    茱莉安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