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愛上了癮」中,由同性戀變為異性戀的女漫畫家對她的親愛
愛人男漫畫家說,「人的一生要尋找到一個知己是那麼的難,如果只在同
性或異性堆裡尋找,機率不是少了一半?」質疑她既跟女人在一起也和男
人在一起的男友,頓時被問得啞口無言。

  最近幾年來,在電影、在劇場、甚至在最保守的流行樂界,也已逐漸
擺脫性別的刻板印象,不再侷限與男與女的固定角色,開始玩起男男、女
女、男女不分的模糊遊戲。

  而所謂同志音樂也已經不再是話題,最近徐華鳳「如果在天堂」的M
TV裡,更堂而皇之的把一女周旋於一女一男的雙性戀情節搬演出來,更
不用說前陣子來台灣的日本當紅視覺派藝人西川貴教的中性化裝扮。想必
一定跟著日本走的台灣影視界,不久之後也會把兩地的差距填補得一點空
隙也沒有,或許對流行文化而言,一個無性別的世界大同已經不遠。

咦,性別越界?

  大眾媒體中性別角色的定義越來越模糊,身為一個接受者的你有何看
法?談起所謂性別越界,你會想到什麼?是同性戀?是雙性戀?是中性化
?還是反串?橫跨流行樂界與舞台的台北故事劇場製作人郭子認為,「所
謂越界,界指的就是一個既定的東西,而有了界才能越,所以無論是同性
戀、雙性戀、中性化、反串,都應該屬於性別越界的範圍吧!甚至如果我
們把越界的範圍擴大,不只侷限在性別認同上,連女性主動也可以被視為
一種越界。

  因為它跨越了行為觀念,越過了傳統規章男女關係中性別的界,因此
越界的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跨越,在生理上除非做變性手術,否則
越界很難實行。」已經出版過兩張同志音樂的恨流行統籌張四十三則認為
,「就同志而言,其實都是一樣的,名詞只是後加的,不同的名稱是因為
被擺放在不同的地方,以反串而言,在酒店是第三性公關,在其他地方可
能變成中性化。」

女人男人一樣可以做很多事情

  如果說所謂的性別越界指的是中性化,或者說中性化是性別模糊的開
始,近幾年全世界似乎都沐浴在這股氛圍裡,像一股擋也擋不位的狂潮。
「其實中性化可以說從女性主義抬頭之後,每個女人都會想『我跟男人一
樣可以做很多事項』,在外表上也許就朝中性打扮,不一定要像傳統定義
中一樣柔弱,她可以是乾淨俐落的。在此同時,男性則鬆了一口氣,開始
有一些自覺,把以前不敢表現的脆弱面表現出來,因此他不一定要穿的如
鋼鐵般的粗獷,他也可以有細緻的一面。」郭子覺得,現在的我們,正處
於一個性別進化過程中間的融合地帶,既比從前開闊卻也有些青黃不接。
  不過,曾經在舞台上扮演同性戀角色,也曾在音樂中以假音的方式,
嘗試對唱式情歌的王柏森認為,「中性化並不能光從外表來看,也不是女
人打扮成男人,或男人去做女人曾經做過的事那麼簡單,重要的是價值觀
的判斷越來越沒有界限。

  也許表現在流行音樂中,就是女人開始唱搖滾樂,開始在大庭廣眾之
下宣洩情慾,而劇場的角色也一樣,可喜的是劇場的導演雖然大多數是男
性,卻比較不沙文主義,他們也同時在期待女性意識的抬頭。就好像果陀
即將推出的新戲『複製新娘』,四代的新娘進入婚紗店的魔法屋,從百年
前的太婆沒有婚姻自主權,到第四代的年輕女孩開始探討?是否可以打破
性別,單純回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嫁一個丈夫之外,同時娶一個丈夫?
或者既與男人結婚也與女人結婚,用胚胎復合來培育下一代,建立新家庭
的模式?」改變的不只是婚姻的形式,也是對婚姻的認同與定義。

男人有害怕、懦弱的時候

  郭子說,有一段時間當他在電視上模仿宋能爾,結果每個節目都要他
做此表演時,對他而言那是最痛苦也是最廉價的。在劇場裡,「也許很多
觀眾來看戲是因為郭子反串,但在過程中,我知道大家不是因為『我演的
好像女生』而鼓掌,而是因為觀戲者已融入劇情中。」「當演員在台上反
串,不只是外在要扮得像女生,內在的個性是否能清楚掌握,才是最重要
。這也是劇場的反串和綜藝節目的反串最大的不同。」對郭子而言,演了
這麼多的反串的角色之後,重點在於是否能體會女人的心情?他覺得兩性
在心理上都是相同的,只因為生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觀點和做法。即使是
男人也有害怕、懦弱的時候,甚至害怕、懦弱比女人還多,但如果能放開
心胸去體會另一方,世界上就不會有大男人和大女人主義的存在。

反串VS.第三性

  雖然在媒體上男扮女、女扮男的情況一直存在,例如從前的歌仔戲,
或者現在綜藝節目中誇張逗趣的反串表演,又或者不時出現在新聞內容中
的紅頂藝人、第三性公關,不管大家嘴巴上如何表現的不在乎或諒解,心
裡多少有些鄙夷的成份在。而除了以女性來扮演俊俏男主角的歌仔戲之外
,幾乎所有的男扮女裝不是丑角就是隱含色情。在舞台和綜藝節目都曾反
串過的郭子認為,觀眾不能把劇場的反串和綜藝節目的反串混為一談。

  「反串的過程有兩種意義,一種因為男性反串女性一定不美,所以比
較有喜鬧的成份;另一種則因為女性很難在舞台上作一些強烈的摔打動作
,更何況國內女丑的角色還未被培養出來,通常都是由男丑來扮演。」所
以『大家安靜』這齣戲中,郭子才會嘗試反串女丑。「不過大家的既定印
象都還停留在男生穿女生的衣服就是反串的階段,因此在『蝴蠂君』中,
我在舞台上扮演的是一個反串的人,而不是像大家認為的我在舞台上反串
。」至於綜藝節目中的反串,「花一個禮拜寫出來的角色,質感當然無法
和劇場裡大家花半年的時間討論的反串角色相比,即使是搞笑,只要認真
也值得鼓勵。

期待更寬闊的性別空間

  相對於劇場的開放,流行音樂是比較封閉的領域,也許這和觀眾的層
次以及流行音樂的特性有關。「通常會買票、花兩三小時被關在一個空間
裡欣賞戲劇表演的人,都在某個知識程度以上,而是願意花腦筋去思考,
容易接受新東西的一群。但是流行音樂則不然,它是隨時隨地打開電視、
收音機就可以看到、聽到的,聽眾一不高興就可轉台,既免費且廉價。所
以三歲小孩看得到,五十歲老太太也看得到,所有人都看得到。在某個程
度裡,你對它不是那麼關心,它對你也不是那麼關心,因此它的訴求只是
『你聽得到我嗎?你看得到我嗎?我要告訴你我很亮,我要你不轉台。』
」郭子如此解讀。

  出過三張專輯,對流行樂壇有頗深入觀察的王柏森則說,「台灣的流
行音樂中,男性的角色是狹隘的,我們只能看到一種男人的很多情緒,但
看不到很多男人的很多情緒。比較起來女性就豐富許多,即使談情說愛也
可清純、可狂野、可虛幻、可自主、可虛弱、可中性。尤其流行音樂是一
個太大的投資,不容許實驗性太強的作品出現,因為它可能頂多一兩張就
掛了,久而久之不前進就變成為一種退步,這也是為什麼觀眾看不到日本
那種純粹為了舞台上的需要,而變成一種傳統之外男性形體的表演。」
 
  也許就像恨流行的張四十三所說的,中性化是人類不得不然的進化軌
跡,但我更偏愛王柏森的說法:性別的模糊與越界其實是自我靈魂的一種
尋根,當人越社會化,就越遺忘與生俱來屬於自己內在靈魂的渴望。因此
重要的不是性別,反而是知道自己要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同志、中
性、第三性,如果能在常軌之外生存,並且建立另一條屬於他們的常軌,
受所有人的肯定和接納,才是真正的大同。


本文感謝SKY女性第381期提供(article-10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茱莉安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